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武威市 >邵式平(邵立平簡介) 正文

邵式平(邵立平簡介)

2025-07-05 07:17:13 来源:攘攘熙熙網作者:颜爵 点击:369次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邵式平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邵式平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邵式平的廬山情懷

“上有朱毛好主張,下有方邵打豺狼。第一英雄方誌敏,第二將軍邵式平。兩條步槍鬧革命,打倒土豪為人民。”這是贛東北的一首革命民諺《打倒土豪為人民》,其中表達了江西人民對方誌敏、邵式平的敬仰之情。大革命時期,邵式平與方誌敏是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第10軍的主要領導人。1928年1月,方誌敏、邵式平等領導弋(陽)橫(峰)農民武裝起義,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打擊。大革命失敗後,邵式平率部參加長征,勝利到達陝北。  建國後,儒帥邵式平首任江西省省長,文韜武略,才華橫溢,講話出口成章,結合實際,機智而風趣。他作報告一向不要秘書寫講稿,卻談論條理清晰,辭采動人,深入淺出,令人折服。建國初期,邵省長在工作繁忙中曾多次到廬山,在廬山留下了許多傳奇足跡。(一)  1949年5月28日,廬山剛解放10天,邵式平及隨行人員在途經九江赴南昌上任途中,專程到廬山視察解放經過的情況。召見進駐廬山的解放軍團長馬啟春、政治處主任張鍾以及部分營連長,稱讚接管廬山的解放軍官兵嚴守紀律,一再強調要保護好景區的文化古跡,保護好重點別墅房號,保護好廬山人民和外國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他還重點視察了“美廬”官邸,仔細檢查了蔣介石,宋美齡曾經的起居、辦公處所,及侍從室遺留的各種文印、書刊等。並向警衛“美廬”的解放軍官兵慰問,要求他們再接再厲,加強“美廬”前後的崗哨,嚴禁任何無關人員靠近“美廬”別墅。次日,邵式平離開了廬山,赴省上任。1953年“八ⷤ𘀢€建軍節,新建的廬山登山公路(今山北登山公路),經過8個月艱苦施工,這一天勝利通車了,並在九江市東門口的九江專署大禮堂舉行隆重的廬山登山公路通車典禮,邵式平蒞會並作報告。到會的幹部、職工及參加築路的工人、工程技術人員達數千人,盛況空前。邵式平在通車典禮大會上,盛讚數千名築路大軍不怕酷暑嚴寒,戰勝高峰懸崖,僅花8個月時間,提前修成廬山曆史上第一條登山公路——廬山登山公路。邵式平並建議有關方麵注意搜集修路工程中,從築路工人裏麵湧現出的許多生動的民歌、民謠,用以鼓舞廣大群眾日益高漲的建設熱情。邵式平登台作報告時,手中一直拿著“發言稿”,還不時瞧瞧,全場鴉雀無聲,數千到會者都用心聽著,他形象的比喻,生動的語言,一字都不肯放過;他洪亮的話語,不時淹沒在熱烈的掌聲中。會後,有人竟發現邵式平的那份“講稿”原來是一張空白稿紙。人們問他:“邵省長,你怎麽用張空白稿紙啊?”他笑著答:“不用稿紙,人家說我不嚴肅,信口開河。”(二)  1956年夏天,邵式平一行到九江視察。九江地委負責同誌知道邵省長的書法過人,想起“九江報”的報頭幾個字需要重寫,於是他們就邵省長在九江視察的機會,請他為“九江報”題寫報頭。邵式平將字寫好後,大家看了又看,說太好、太好。一致稱讚邵省長寫的好字,猶如他的人品一樣,剛健端莊,風格獨特。第二天九江報社用紅字印上報頭,讀者都說邵省長的題字給九江報增添了光輝的色彩。不久,“九江報”報名改為“九江日報”,報頭字又請邵式平親手題寫。斯人已逝,風範長存,邵式平留下的題字給人以回味,啟迪。這年夏天,江西行政學院教學人員在廬山牯嶺河南路租了一幢房子,集體備課。一天上午,接到通知:邵省長要會見這些教學人員。大家聽後興高采烈,整理衣冠,披著驕陽,很快來到邵省長下榻的牯嶺休養所。一進會客室,剛坐下,邵省長笑容可掬地從裏屋走出來。邵式平身材魁偉,步履穩健,穿一套黑呢製服,給人以莊重慈祥、和藹可親的印象。他叫秘書拿一小盒糖果分給大家吃,並一一握手,仔細詢問姓名及工作情況。他一麵問,一麵笑著說:“我這個院長(當時他兼任江西行政學院院長)還不認識我們的教員,哈哈!”並且要大家在“留言簿”上簽名留念。  然後,邵式平坐在中間的沙發上,與大家親切交談起來,鼓勵大家要博覽群書,認真看書學習,要做馬列主義的“秀才”,要求深入實際,教學要做到實事求是。他特別囑咐大家要熱愛本職工作,他說:“哪個部門,哪個單位,都有光明的前途,行行出‘狀元’嘛。”邵省長說到這裏,做了一個手勢,用寓意深刻的比喻,指著窗外雲霧繚繞迤邐的廬山牯嶺,出口成章,風趣地題詩一首,說:“廬山十八麵,麵麵都有寶;一麵沒有寶,還有靈芝草。  說完,邵式平帶頭捧腹哈哈大笑起來,全場哄然,一派和諧歡樂的氣氛。(三)  1962年9月的一天,邵式平到星子視察工作,順便遊覽廬山南麓的名勝秀峰。這天上午,邵式平和夫人胡德蘭(當時任省計委主任)在中共九江地委書記、專員朱冰,和星子縣委書記劉儉、縣長胡生寅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漱玉亭參觀。朱冰指著黃岩,向邵式平介紹了《望廬山瀑布》詩中的瀑布,並朗誦了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朱冰在50年代初當過星子縣長,是知識分子出身,常借景抒情,吟詠幾首詩歌。邵式平欣賞了龍潭景色和四周的摩崖後,在漱玉亭內石凳上坐下休息。坐下不久,他指著問身邊的工作人員漱玉亭左邊山石上有哪些古人的題刻,又問:“那是‘且’什麽?”工作人員回答說:“是‘且聽’二字。”“嗬,原來是‘且聽’。”邵式平凝思了三四分鍾,興致來了,橫溢的詩興湧上心頭,隨手從口袋裏掏出一個筆記本,一支鋼筆,寫下了一首五言詩:“身坐漱玉亭,麵對雙劍峰。欲識此間趣,且聽龍潭中。”寫好後,交朱冰、劉儉、胡生寅等同誌看,要大家評一下,看哪一句還有不如意的地方。他又解釋“龍潭中”者,為奔流不息之水也。邵式平的這首詩,一氣嗬成,以龍潭流水為喻,寫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及永遠向前的思想和情懷。  當下大家都要邵式平用墨筆寫下來,給星子留個紀念。邵式平謙虛地不肯答應,縣長胡生寅再三請求。胡德蘭同誌(她是星子蛟塘人)也笑著幫腔說:“省長到了縣裏,就應該尊重縣太爺的意見!”邵式平才笑著答應:“好好,寫。”縣委黨校負責人立刻拿來了紙筆,邵式平便撣紙揮毫,把上麵那首詩抄了下來。當時隻有八裁紙那麽大,後來放大了刻在石頭上,便是如今豎立在秀峰龍潭畔漱玉亭的那著名詩碑。廣大遊客參觀後,無不稱讚當年邵省長寫的詩文和書法具有獨特的魅力。

邵式平(邵立平簡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作者:王默君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